在9月15日举行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上,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博士发表主旨演讲,呼吁香港与大湾区企业联手,以创新科技、绿色金融和国际化物流为抓手,共同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生态圈。他强调,在地缘政治促使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「中国企业必须出海,只有出海才能开新局」,而香港的制度优势和国际网络将成为关键纽带。
创新驱动:打造供应链升级引擎
蔡冠深博士指出,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已获国际认可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《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》将「深圳—香港—广州」创新集群升至全球榜首,显示大湾区在创科领域具备世界级竞争力。他表示,香港与大湾区工商界应重点在量子计算、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展开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,推动数字化规则衔接,加快新一代技术在供应链全链条中的应用,提升产业链高端化和智能化水平。
金融桥梁:为企业出海提供耐心资本
在融资方面,蔡冠深博士特别强调香港的独特作用。他指出,今年前七个月,香港新股集资额达到1280亿港元,位居全球首位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香港拥有从天使投资、风险投资到私募基金的全链条金融服务,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地企业提供支持。他认为,香港的国际资本网络和专业服务能帮助大湾区创新企业在海外落地,成为企业出海的「金融桥梁」。
绿色金融:构建可持续供应链
蔡冠深博士还强调,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供应链建设的重点。他介绍,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00亿美元,占区内发行总额的45%。香港不仅能为大湾区企业提供绿色融资渠道,还能通过国际性认证机构为企业进行ESG标准审计与评级,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国际绿色标准。他呼吁大湾区企业积极利用绿色金融资源,共同推动区域供应链向低碳和可持续方向转型。
高质量物流:推动智慧港口与机场合作
在物流领域,蔡冠深博士建议香港与大湾区港口和机场携手,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推动设施智能化升级。他提出,应推动码头、机场的自动化改造,加强与航运、贸易、法律、金融等国际高端要素的深度结合,从而打造辐射全球的综合供应链服务体系。
品牌出海:打造「拼船」效应
蔡冠深博士认为,香港可以通过建立权威品牌认证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,为内地品牌全球推广提供保障。依托跨境电商平台的「买全球、卖全球」模式,内地企业可借助香港的海外资源共建海外仓和分拨中心,提升跨境配送能力。他将这一模式形象地称为「拼船出海」,意在让大湾区更多企业以协同方式进入国际市场。
「内联外通」的桥梁
在总结发言时,蔡冠深博士强调,香港中华总商会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将继续扮演「内联外通」的桥梁角色,推动大湾区与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合作,助力更多高新科技与供应链企业「联合出海」。他表示:「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加强供应链的韧性与多元布局,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大湾区打造成具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创新生态圈。」
来源:香港经济导报
编辑:陈紫
热 点 资 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