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【中国贸易报】又双叒叕,外资大佬来华干啥?
最新动态
【中国贸易报】又双叒叕,外资大佬来华干啥?
2025-08-212

图片


2025年8月20日上午,北京,人民大会堂。


诺和诺德全球董事会主席龙海歌两年来第二次访华。在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时,龙海歌表示,诺和诺德希望继续和中国密切合作,依托公司覆盖研发创新、生产和商业运营的在华全产业链布局,为应对慢病挑战作出贡献,助力“健康中国2030”。

英伟达总裁兼CEO黄仁勋、苹果公司CEO蒂姆·库克、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·戴蒙、辉瑞公司董事长兼CEO艾伯乐……

2025年以来,重量级外资企业高管纷纷访华。

他们为什么访华?

这意味着什么?

相念不如相见

不难看出,这些外资企业高管所在的行业,都是当前全球热门的高附加值行业,比如人工智能、金融服务、高科技制药等。

这些外资企业,也在各自行业内居领先地位。

除此之外呢?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?

答案在于两个关键词:新质生产力、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
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。

上面提到的行业,都是在这一框架下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重要着力点。

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积极稳外贸稳外资,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活力。从加紧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,到优化融资、结算、外汇等金融服务……相关工作正在不断推进。

国家领导人会见访华外资企业高管,进一步体现了中国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与外资企业携手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诚意。

心有灵犀一点通

中国与外资企业的关系,其实是一场“双向奔赴”。

数据显示,2025年1月至6月,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,同比增长11.7%,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.3亿元人民币。

对于访华高管所属的外资企业来说,中国也愈发具有投资兴业的吸引力。

根据诺和诺德财报,2024年,公司在华全年业绩为185.01亿丹麦克朗(折合人民币约191亿元),同比增长13%,其中GLP-1药物贡献72.48亿丹麦克朗(折合人民币约75亿元),同比增长19%。多款药物在华申报或获批上市。

胡润研究院于2025年2月发布的《202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》显示,2023财年,7家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营收规模达百亿美元以上,分别是苹果、高通、特斯拉、沃尔玛、英特尔、博通和英伟达。其中,苹果以725.6亿美元的营收位居首位。

摩根大通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2025年主体评级报告显示,该行保持良好的业务收入水平。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.5亿元人民币,2024年收入水平较2023年稳中有升。

高管访华还能为外资企业打开更多机遇之门。

2025年7月,英伟达宣布将恢复H20 GPU在中国的销售,并计划最早于同年9月推出一款专为中国设计的全新人工智能芯片。这被认为与黄仁勋本年度三度访华密切相关。

龙海歌访华会给诺和诺德在华发展带来怎样的新成果?值得拭目以待。

共赢未来一“链”牵

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在当今的国际经贸形势下,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
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链博会”)应时而生。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,链博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,邀请全球嘉宾共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光明前景。

今年7月,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举办。不少访华高管所属的外资企业,都为链博会带来了“老朋友”的“吸睛”新展示。

“链博全勤生”诺和诺德呈现了公司在中国30余年的发展成果,并在展会上与多家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在生产、物流、打造创新生态圈等方面达成合作,助力进一步推动供应链本地化,建设全场景的健康管理生态系统。

苹果公司已经连续三届参加链博会,今年携欣旺达、山东创新、杰士德三家中国供应商亮相,共同展示在携手推动智能制造、环境保护和员工发展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。

外资企业“新面孔”也不断加入链博会。

首次参加链博会的英伟达又一次引爆流量。中国首展的个人桌面AI超算DGX Spark、智能汽车控制系统DRIVE Thor、搭载英伟达“计算单元”的机器狗……未来感扑面而来。


大道不孤,众行致远。

从大会堂的握手到链博会的展台,每一次跨越山海的奔赴,都在把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未来拼得更完整。

下一站,故事仍在中国,机遇仍在路上。

来源:中国贸易报
编辑:游万龙

图片

热 点 资 讯

1、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
2、任鸿斌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
3、任鸿斌会见保加利亚经济和工业部部长迪洛夫
4、中国贸促会举行第三届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
图片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